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動力船舶將迎來發展春天。昨從省能源局獲悉,我省正組織編制《湖北省船舶LNG加注站布局規劃》,待國家相關指導意見出臺后正式發布。業內人士認為,從全國來看,LNG動力船的改造市場空間將達數百億元。
9月底,國家能源局召開了《關于液化天然氣燃料動力船舶加注站布局指導意見》征求意見座談會,提出全國形成“兩橫兩縱兩網十八線”的船舶LNG加注布局網絡。所謂“兩橫兩縱兩網十八線”,即指長江干線、西江干線,京杭運河、全國沿海,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以及漢江、江漢運河等18個支線河流。該指導意見年內將正式出臺。
目前,我國內河船舶基本上是以柴油發動機為動力,燃料消耗增加、PM2.5超標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省能源局介紹,湖北是長江岸線資源最長的省份,加快長江LNG加注站建設,對于推進節能減排、促進水運行業轉型升級、提升航運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部水運科學院的公開資料顯示,2017-2020年我國將累計新建內河船舶約1.2至1.4萬艘,若其中70%采用LNG燃料作為動力,大約有1萬艘新建LNG動力船。“船的壽命比車長,加氣量大,且新建、改造的投資成本更高,一旦該市場空間打開,規模相當可觀。”
去年,我省啟動了首批LNG動力船舶改造試點項目。海事部門規劃,至2016年末,將全面完成丹江口、鄖縣、武當山太極湖等地符合要求的全部登記船舶“油改氣”。今年5月,長江中上游第一座船舶加氣站在宜都市紅花套鎮建成投產。目前,省能源局已開展前期調研并抓緊組織編制規劃。該部門人士坦言,水上LNG加注站建設,最重要的是解決技術標準與規范的問題。“LNG動力船能否推廣,還要看船東的投資意愿和國家是否能有扶持。”武穴市建達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其晏說。LNG動力船市場前景誘人,但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規范、政策等環節都必須完善,市場才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