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則與液化天然氣(LNG)汽車相關的利好消息頗受業界關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名譽會長姚明德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商用車使用清潔能源;國內相關企業將自發成立全國性LNG產業聯盟,規范LNG產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LNG是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LNG汽車符合國家提出的節能環保要求,應該獲得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LNG汽車是LNG主要消費市場之一,成立LNG產業聯盟將有助于規范行業的發展。
然而,2014年下半年至今,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導致國內汽柴油價格下行,而國家發改委在2014年8月上調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使得天然氣對汽柴油的價格優勢進一步縮小,這對以天然氣為能源的LNG汽車的發展構成巨大成本壓力。
兩方面的因素對LNG汽車的發展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引發業界熱議。
節能及經濟效益突出
姚明德表示,天然氣是全球公認的清潔能源,是道路運輸理想的、使用量最多的、潛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天然氣替代燃油有熱值高、污染小、技術成熟、成本低廉等優勢。
據了解,LNG是一種超低溫(-162℃)冷凍的液態天然氣,體積為氣態的1/625,其主要成分為甲烷。與傳統的汽油、柴油相比,使用LNG的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排放量可減少9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清潔能源汽車。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LNG具有獨特的環保、經濟和社會價值,是當前交通運輸企業致力節能減排、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替代燃料。隨著我國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汽車尾氣排放日漸成為城市空氣污染尤其是形成霧霾天氣的重要因素之一,優化燃料結構、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的優質燃料,特別是發展低碳交通迫在眉睫,而發展LNG汽車就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選項。
資料顯示,目前LNG汽車的發動機和車載瓶技術、LNG汽車配件加工技術、整車裝備技術、維修技術等都已經成熟。LNG汽車設有泄漏檢測、冷量檢測、氣體檢測及火焰檢測等安全檢測系統,燃料系統管線的各獨立段都裝有緊急切斷閥,LNG一旦泄露,系統會采取自動保護措施,可確保LNG汽車的安全性。
此外,LNG汽車在運營成本方面也具有較強競爭優勢。“LNG汽車比柴油汽車減少燃料費20%-30%,與柴油重卡相比,其經濟性更高。LNG汽車發動機壽命比柴油車壽命長,維修保養費用可減少8%-10%。與電動汽車相比,LNG汽車能量密度大、氣瓶占用空間小,具有續航里程長、加注時間短等獨特優勢。”姚明德表示,基于LNG汽車的諸多優勢,發展LNG汽車前景廣闊。
“天然氣正在成為傳統車用燃料的主要替代力量,其中LNG汽車將成為未來天然氣汽車的主要增長點。”在中國石化(5.67, -0.01, -0.18%)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看來,在2020年之前,天然氣是主要車用替代燃料,之后電動汽車可能成為主要替代力量。
行業發展迅速
“我國天然氣汽車在經歷了初期發展和示范發展階段后,目前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LNG汽車近年來的發展更迅速。與此同時,我國LNG生產、儲運、利用以及LNG汽車整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技術也日漸成熟,形成了基本滿足應用需求的產業鏈。”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目前,從客運市場看,氣源豐富地區(如西南地區)小眾客車企業占據舞臺,如四川南駿汽車、成都安達特種車、川汽集團、東風南充汽車、重慶恒通客車等;從貨運市場看,隨著國內大型汽車廠和發動機廠如東風、一汽解放、上柴、濰柴、玉柴不斷加大產品開發力度,相繼推出各自的LNG卡車產品,極大促進了我國LNG卡車市場的發展。陜汽集團、東風、一汽解放、聯合卡車、中國重汽、華菱等紛紛推出天然氣重卡產品。其中,陜汽集團、中國重汽、一汽解放、福田歐曼、北奔重汽等企業的天然氣重卡產銷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國內許多地方都在積極發展和推廣LNG汽車。專家表示,地方政府大力發展LNG汽車除了節能減排的原因外,還與發展LNG汽車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LNG汽車產業鏈長,不僅LNG汽車自身有發展空間,與其相關的產業如LNG發動機制造、LNG深冷制造、LNG加氣站設備制造、LNG運輸設備制造和LNG技術服務等隨其逐漸成長,進而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就業機會上升。
以國內LNG汽車發展較快的山東省為例,該省2014年出臺全國首部LNG汽車應用地方標準,并制定了《營業性液化天然氣汽車使用、維護和檢測技術規范》,旨在規范液化天然氣汽車的日常操作以及維修、檢測操作。按照規劃,今后山東省將進一步加大清潔能源、新能源車船推廣工作力度,包括加快建設布局LNG加氣站網絡,積極協調氣源保障供應,爭取省級財政對推廣應用新能源車輛實行專項補貼,完善車輛維修服務體系等。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楊再舜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國內LNG汽車整車生產及舊車改裝技術日益成熟,技術瓶頸被消除。此外,LNG生產制造過程簡單,便于運輸、儲存,建設加氣站不需要大型動力裝備,還可以采取移動方式加注,占地少,成本低,在經濟上具有快速推廣的基礎。
標準和政策要跟上
在肯定LNG汽車清潔、環保的同時,崔東樹也坦言,我國LNG汽車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導致國內汽柴油價格也一路走低,使天然氣與汽柴油的性價比優勢“縮水”。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自2014年9月1日起,上調非居民用氣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0.4元/立方米。
“我國發展LNG汽車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于氣源保障,包括供應、價格和加氣站等,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天然氣價格。”在楊再舜看來,國內LNG汽車的快速發展與天然氣與柴汽油的價格對比存在明顯的關聯。如果天然氣價格上漲過快,必然會“稀釋”天然氣汽車推廣的商業價值。
“盡管短期內天然氣的價格優勢依然不可撼動,但從長遠看,價格優勢將進一步減弱。”姚明德表示,車用天然氣價格如果是柴油的65%左右尚可盈利,而一旦漲到柴油價格的75%,LNG汽車的成本優勢將喪失。
專家表示,我國LNG交通能源產業發展的特點是民間推動。由企業發起并領跑的LNG交通能源產業,發展速度遠超國家對該行業的整體規劃、標準制定,甚至超出業界的樂觀估計,從而造成了相關政策、行業監管和標準的滯后。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首先應加強LNG汽車市場培育,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根據城市特點和地域優勢,在有條件的地區優先發展LNG汽車。同時,面對天然氣價格優勢正在縮小的現實,政府應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對生產環節予以鼓勵。其次,在車輛使用率高的公共交通領域,應鼓勵使用LNG汽車。第三,應從增加加氣站數量、調節局部供需矛盾和保障天然氣供給等3個層次,為LNG汽車的發展掃清障礙。